

皮帶機百科在礦山機械(如破碎機、球磨機、輸送機滾筒)中,大直徑軸承(直徑≥300mm)是支撐旋轉部件的核心零件。由于長期承受重載(單軸承載荷可達50-200噸)、沖擊、粉塵、高溫等極端工況,軸承易出現磨損、裂紋、保持架斷裂等問題,需定期更換。本文以礦山滾筒軸承更換為例,詳細講解拆解、檢查、安裝、調試的全流程,并標注關鍵注意事項,幫助維修人員高效完成作業。
液壓拉馬:用于拆卸軸承(需選擇額定拉力≥軸承重量的型號,如50噸拉馬用于直徑500mm軸承);
銅棒/鋁棒:敲擊軸承內圈時避免損傷軸;
千斤頂:支撐滾筒或軸,防止拆卸時傾倒;
加熱設備:感應加熱器或油浴加熱箱(用于熱裝軸承);
測量工具:游標卡尺、塞尺、百分表(檢測軸與軸承配合間隙);
清潔工具:毛刷、無塵布、清洗劑(去除舊油脂和雜質)。
斷電鎖閉:切斷設備電源,懸掛“禁止合閘”警示牌;
防墜落:使用安全帶固定身體,避免高空作業時滑落;
防擠壓:操作液壓工具時,手部遠離活塞運動方向;
防火防爆:清洗軸承時遠離火源,避免使用易燃溶劑。

若更換輸送機滾筒軸承,用千斤頂支撐滾筒兩端,防止拆卸時滾動;
若更換破碎機主軸軸承,用專用工裝固定軸,避免軸竄動。
用扳手拆除軸承端蓋螺栓,取下端蓋;
用鉤子或螺絲刀小心撬出密封圈(避免劃傷軸或軸承座)。
冷拆法(適用于松動軸承):
將液壓拉馬中心孔對準軸端;
調整拉馬爪鉤住軸承外圈;
緩慢加壓,直至軸承脫落。
熱拆法(適用于緊配合軸承):
用感應加熱器加熱軸承外圈(溫度控制在80-100℃,避免過熱退火);
加熱后軸承內圈與軸膨脹量差異增大,用銅棒輕敲內圈,軸承松動后取下。
避坑提示:
禁止用鐵錘直接敲擊軸承(易導致滾道變形);
加熱時均勻升溫,避免局部過熱導致軸承開裂。

軸:用砂紙打磨軸頸表面銹蝕,用千分尺測量直徑,確保與新軸承內徑配合公差在H7/k6范圍內(如軸徑300mm,允許偏差+0.046~+0.074mm);
軸承座:檢查內孔磨損,用塞尺測量圓度誤差(應≤0.05mm),超差需修復或更換。
用清洗劑(如煤油或專用除油劑)清洗軸、軸承座、端蓋;
用無塵布擦干,確保無雜質殘留(灰塵顆粒會加速軸承磨損)。
步驟:
在軸頸和軸承內圈涂抹薄層潤滑脂(如二硫化鉬鋰基脂);
將軸承套入軸端,用銅棒沿圓周均勻敲擊內圈(每次敲擊間隔120°);
用百分表檢測軸承安裝后的徑向跳動(應≤0.1mm)。
適用場景:軸承與軸過盈量≤0.02mm(如軸徑300mm,軸承內徑300.015mm)。
步驟:
將軸承放入感應加熱器(或油浴加熱箱),加熱至100-120℃(溫度過高會降低軸承硬度);
加熱后迅速用吊裝工具將軸承套入軸頸(動作要快,避免溫度下降導致安裝困難);
用銅棒輕敲內圈,確保軸承與軸肩貼合。
優勢:熱膨脹后過盈量減小,安裝阻力降低80%以上,避免冷裝導致的軸或軸承損傷。
關鍵數據:
加熱溫度公式:ΔT=Δd×1000/(α×d)(Δd為過盈量,α為軸承鋼膨脹系數≈12×10??/℃);
例如:軸徑300mm,過盈量0.05mm,需加熱ΔT=0.05×1000/(12×10??×300)≈139℃,但實際加熱至100-120℃即可(預留安全余量)。

涂抹密封膠后安裝端蓋,螺栓對稱緊固(扭矩值參考設備手冊,如M16螺栓扭矩≈200N·m);
裝入新密封圈,確保密封唇與軸接觸緊密(無翹起)。
手動旋轉滾筒或軸,檢查軸承轉動是否靈活,無卡滯、異響。
啟動設備,低速運行2小時,監測軸承溫度(應≤70℃)和振動值(應≤5mm/s);
若溫度過高或振動超標,立即停機檢查安裝是否到位。
原因:加熱不足導致過盈量過大,或軸頸表面有毛刺;
解決:重新加熱軸承至120℃,或用油石打磨軸頸。
原因:潤滑脂過多(填充量應為軸承空腔的1/3-1/2),或安裝時軸承受力不均;
解決:清理多余潤滑脂,重新調整軸承位置。
原因:密封圈安裝方向錯誤,或軸表面有劃痕;
解決:更換密封圈并確保唇口朝向潤滑側,用砂紙修復軸表面。

大直徑礦山滾筒軸承更換的核心是“精準配合、清潔安裝、適度加熱、嚴格驗收”。維修人員需根據軸承尺寸、過盈量選擇冷裝或熱裝,安裝前徹底清潔部件,安裝后通過試運行驗證效果。據統計,規范操作可使軸承壽命延長30%以上,降低礦山設備停機風險。掌握這些步驟,即使非專業人員也能高效完成軸承更換任務。